1月15日,盘锦市林湿服务中心发布2024年全市水鸟调查结果,全市分布有野生动物497种,其中鸟类324种,2024年记录新增鸟类3种,即赤颈䴙䴘、黑鸢、乌鸫;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25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57种,2024年增加2种。
2024年,盘锦市林湿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市水鸟调查工作,调查范围重点为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市域内的重点湿地和河流、水库。在全年春、秋季开展的30次调查中,监测到水鸟种类112种,其中春季监测到水鸟100种,数量95万余只;秋季监测到水鸟100种,数量52万余只。同时,记录猛禽4种,即玉带海雕、白尾海雕、秃鹫、凤头蜂鹰。鸟类补充记录3种,即赤颈䴙䴘、黑鸢、乌鸫,盘锦鸟类分布名录增加到324种。
盘锦市林湿服务中心还同步开展了全国越冬水鸟调查,按照《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开展2025年度越冬水鸟同步监测部署工作的通知》精神,盘锦市林湿服务中心于2025年1月1日起启动了盘锦域内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工作,截止到1月12日完成了大辽河入海口、辽河入海口、大凌河入海口以及域内不结冰的淡水水域和三角洲有越冬鹤类分布的农田区调查。
根据数据统计,共监测到越冬水鸟17种,数量12488只,包括越冬丹顶鹤、白头鹤、白鹤、灰鹤、豆雁、绿头鸭、斑嘴鸭、银鸥、普通秋沙鸭、小鸊鷉、苍鹭、绿翅鸭、白眼潜鸭、大天鹅、骨顶鸡、黑尾鸥以及猛禽白尾海雕。结果显示,自2010年在辽河口发现越冬丹顶鹤以来,其越冬种群数量逐年增加,已由最初的5只增加到今年的187只,较上一年的112只增加了75只。
盘锦市林湿服务中心主任李玉祥介绍,越来越多的鸟类迁徙至辽河口,证明了辽河口湿地处于全球九大鸟类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一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的重要性;不断增长的丹顶鹤越冬种群,说明了辽河口是丹顶鹤西部种群南北迁徙的最集中停歇地和第三大越冬地的重要位置;近10%或更多的其他地区城市野外放归的丹顶鹤来辽河口越冬,表明了我市开展丹顶鹤野外放归工作为丹顶鹤种群复壮提供了“盘锦样板”。
浩瀚的芦苇沼泽和广阔的滨海滩涂为众多鸟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是多种迁徙鸟类的重要迁徙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盘锦市林湿服务中心将聚焦辽河口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开展相关工作,让其成为鸟类的“加油站”。
来源:辽河晚报
编辑:王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