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快讯集锦 | 速览各地三北工程攻坚战战况
01内蒙古
内蒙古全力推进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
10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现场推进会在锡林郭勒盟召开。
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治理区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源区,涉及锡林郭勒盟、赤峰市、乌兰察布市3个盟市的21个旗县(市、区),沙化土地面积9789万亩,占全国分布面积的九成以上。内蒙古作为主战场、主阵地,将以保护首都生态安全为战略目标,以阻断沙尘入京和防治风沙危害为主攻方向,统筹沙地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协同打好首都沙源歼灭战、沙源分割包围战、增绿提质护卫战等3个战役,部署实施浑善达克沙地西部风沙路径阻隔、腹地沙化土地综合治理、“蒙冀界”生态综合治理、岱海湿地综合治理、阴山东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10个重点项目,到2030年新增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3600多万亩,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75%以上。
会议对打好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作出具体部署,一是精心谋划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利用今冬明春施工期,取得一批实质性工程进展;二是因地制宜选择沙地治理方式和植被恢复模,分区分类定策施策,更多使用乡土树种草种,确保治一片、成一片;三是着力解决草原过牧问题,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促进草原休养生息;四是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防沙治沙,完善推行以工代赈,大力弘扬“三北精神”,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支持三北工程的浓厚氛围。(果叮咚)
科尔沁沙地歼灭战部署实施10项主要任务
10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现场推进会在通辽市召开。会议对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部署实施10项主要任务。
科尔沁沙地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尘源之一,涉及内蒙古3个盟(市)的18个旗(县、区),区内分布面积8596万亩,占全国分布面积的96.9%。
会议对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作战图”。该片区聚焦沙尘入京和风沙危害两大重点生态问题,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布局首都沙源歼灭战、沙源分割包围战、增绿提质护卫战3个战役。部署实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非沙化土地增绿扩绿、治理成果巩固提升、重要湿地保护修复、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潜在沙化土地保护治理、林草沙产业发展、监测体系建设等10项主要任务,到2030年将新增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100多万亩、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85%以上。
会议是内蒙古自治区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举办的第一个现场推进会。接下来,内蒙古还将召开浑善达克歼灭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3个现场推进会,全面部署、全力推动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打实打好、早见成效。(果叮咚)
02青海
青海打响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近日,青海省启动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共和盆地荒漠化防治及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和柴达木盆地荒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项目。
根据三北工程和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总体布局,青海省强化区域联防联治,按照点、线、面相结合,锁边、固源、巩固同发力的治理路径,推进实施柴达木盆地沙漠边缘阻击区、共和盆地沙地歼灭攻坚区、青海湖流域沙地综合治理区3个核心攻坚区,长江源林草植被高质量保护区、黄河源沙源沙地植被恢复区2个协同推进区,19个阻击点和多个产业融合发展的“3+2+19+N”防沙治沙新格局,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为抓手,探索青海特色防沙治沙道路。
青海省将聚焦解决沙患、水患、盐渍化、农田防护林、草畜平衡、河湖湿地保护六大生态问题,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66.67万公顷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超过50%,区域内水土流失状况实现持续好转,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明显提升。(黄春)
03宁夏
宁夏石嘴山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全力抓好黄河“几字弯”生态建设,将防沙治沙阵地战纳入“九大战役”,建立健全市级统筹、部门牵头、县区落实的攻坚机制,有力推进全市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建设,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石嘴山篇章全面铺开。
石嘴山市聚焦河东地区毛乌素沙地植被盖度低、土地荒漠化问题突出现状,研究制定了《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石嘴山市实施方案》,提出了近、远期建设目标:到2025年,实现土壤风蚀水蚀程度减轻,入黄泥沙明显减少;到2030年,实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防沙治沙效果更加显著,贺兰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增强,充分发挥保护祖国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石嘴山市计划2023—2030年投资22.71亿元,完成沙化土地治理等任务,系统治理黄河两岸退化林草植被,深入推进活化沙地综合治理。
根据全市荒漠化沙化土地分布现状,石嘴山市以综合防治荒漠化土地为导向,按照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的原则,科学谋划河东沙地防沙治沙系统治理、贺兰山东麓石嘴山段荒漠化综合治理、平原灌区绿网绿廊绿道修复提升、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四大治理区。
河东沙地防沙治沙系统治理区,以毛乌素沙地现状为基础,采取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设置沙障,沙丘迎风坡营造防风固沙林,开展沙化草原修复等生物和工程固沙措施,结合光伏治沙模式,以光锁沙、以草固沙,构建健康稳定的林草生态系统。
贺兰山东麓石嘴山段荒漠化综合治理区,通过进一步实施生态绿化、退化林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巩固贺兰山生态治理成果,努力解决生态廊道连通不畅的问题,更好发挥贺兰山生态屏障作用。
平原灌区绿网绿廊绿道修复提升治理区,聚焦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以建设大网格、宽带幅、高标准防护林体系为原则,重点建设引黄灌区农田防护林、主干道路护路林、黄河沿线护岸林、灌溉渠系防护林、城区道路防护林等防护林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引黄灌区平原绿网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治理区,实施星海湖、天河湾、镇朔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水系连通、生态补水、植被恢复、建设完善湿地监测体系和管理体系,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石嘴山市在平罗县毛乌素沙地召开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暨秋冬季生态建设现场推进会,通报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项目谋划情况,安排部署全市秋冬季生态建设工作,推进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石嘴山片区——贺兰山东麓石嘴山段荒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启动。
2023年以来,石嘴山市在毛乌素沙漠与耕地过渡地带已完成营造林6400亩,退化林改造5000亩,草原修复面积1.8万亩,栽植沙枣、榆树、沙柳、柠条等苗木26.8万株,治理沙化土地2.44万亩,沙区林草面积明显提高。(张文昭)
专家把脉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宁夏战役
10月2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举办专题讲座,邀请相关林草专家,为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宁夏战役鼓劲支招。
专家指出,目前宁夏三北工程攻坚战面临四大困难:一是新造林空间有限。新造林空间仅105万亩,且立地条件差、零星分散,枸杞等生态经济林、庄点绿化、农田防护林等无地可造。二是工程建设投入压力较大。宁夏乔木林建设成本为每亩1500—3000元,成本较高、财力有限。三是森林质量提升工作面临政策障碍。主要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工营造的纯林密度过大,大部分处于保护区内,改造提升面临政策障碍。四是林草基础保障能力较弱,林草专业队伍力量不够。
专家强调,打好宁夏三北工程攻坚战需把握四个要点。一是要“高”,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二是要“新”,思想、思路、认识上要新,要有系统思维,三北工程不仅是植树造林,需要多要素统筹考虑。技术、措施上要新,要重视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三是要“实”,按照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遵循以水定绿、量水而行原则,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重点在巩固提升和填补空白上下功夫,提升防沙治沙成果。四是要“合”,要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理念,防止治理碎片化。
目前宁夏已在中卫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固原市相继召开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推进会,全自治区将掀起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宁夏片区建设高潮。(仇智虎)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编辑;王志丹